中医治疗肠胃让你的胃更健康,保护肠胃需要从养胃开始做起,那么又该如何进行呢?养胃应该如何养才算正确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养胃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如何调养好肠胃以及养胃应该吃什么饮食才健康等问题吧。
莫让情绪伤胃
《黄帝内经》上说“思虑过度,脾气郁结,久则伤正,运化失常”,说明紧张、焦虑等会影响脾胃功能。那些边吃饭边思考问题,把商务谈判、工作会议带到饭桌上的做法不可取。另外,细嚼慢咽是养胃的重要原则。
自我按摩改善胃功能
中医认为,适当的自我按摩可帮助改善胃功能。如每天早晚两次自我推拿胃脘部(两手相叠,于上腹部按顺、逆时针方向,分别揉摩各30~50次),能提高胃肠动力和免疫功能。另外,晚上睡觉之前,洗脚之后按摩足三里穴,也有显着的养胃功效。
适当运动健胃
中医认为,适当的运动有养胃健脾之功。最简单的养胃运动发生在我们的嘴巴里——每天早晨用舌头搅动出津液并吞下去,有生津和胃的功效。
此外,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对应的穴位,从经络看,胃经是经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经常活动脚趾可以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活动脚趾时可采取站立或坐位,双脚放平,紧贴地面,与肩同宽,脚趾连续做抓地-放松的动作60至90次,对脚部经络形成松紧交替刺激。做此动作时可赤脚或穿柔软的平底鞋,每日可重复多次。
汤等放温了再喝
寒冷季节,人们习惯于喝滚烫的热饮,包括热汤、热茶。殊不知这些热汤水随着消化道一路流到胃里,会引起消化道和胃黏膜的损伤,为胃溃疡和慢性胃炎提供了可乘之机。
粥是养胃佳品
稀软温热的粥属于养胃佳品。如果可能,每天喝一次粥是最实惠简单的养胃妙招。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体质,可以在白粥中加入一些药材。如体质偏热者可用蒲公英、夏枯草煲粥;体质偏凉者可适当加党参、黄芪等。早餐吃牛奶燕麦粥,可以养胃和脾;晚餐吃小米粥,暖胃安神;玉米粥、南瓜大米粥等杂粮粥,可以清肠胃;牛肉粥补中益气,滋养肠胃;羊肉粥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壮胃健脾;粳米大枣莲子粥养胃健脾,还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调理脾胃的中医药膳
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
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
若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
若气机阻滞的病人,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调料,兹将与脾胃病有关者,择要叙述。
药粥
砂仁粥
【原料】粳米100克,砂仁细末3克
【制做方法】粳米熬粥,粥成后加入砂仁细末,再煮1-2沸即可。
【功效】适用于胃痛、嗳气、腹胀等。
山药百合大枣粥
【原料】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适量
【制做方法】一放一起煮粥。每日2次服食。
【功效】山药具有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苡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滋阴养胃、清热润燥的作用。本粥特别适合胃病中医辨证属胃阴不足者,患者常表现为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
一般没有中医养胃经典方法的说法。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饮食调理、生活护理、针灸疗法、按摩疗法、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
1.饮食调理:如果存在脾胃不和的情况,则可能会出现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清淡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粥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或过饥过饱。
2.生活护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腹部的保暖,避免着凉,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另外,还可以适当运动锻炼,比如慢跑、打太极拳等,能够增强体质,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3.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利用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人体穴位后,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具有辅助缓解的作用。
4.按摩疗法:按摩疗法是指用手掌、手指等部位,在特定的部位上做环形揉动、按压等动作的一种中医疗法。对于上述情况也具有一定的好处,但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
5.药物治疗:如果通过饮食调理的方式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香砂六君子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具有补脾益气的功效,也具有燥湿化痰的效果,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
很多女性希望通过舞蹈来减肥,既能提高自身的气质,又能去掉多余的赘肉,简直是一举多得。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同国家的多种舞蹈都推广了出来,也比较流行,到底那些舞蹈...